基督教香港信义会葵盛信义学校E.L.C.H.K. Kwai Shing Lutheran Primary School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葵盛信义学校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葵盛信义学校

E.L.C.H.K. Kwai Shing Lutheran Primary School

葵青区   校网编号 : 65
地址: 新界葵涌葵盛东邨
电话: 24225187 电邮: kslps@kslps.edu.hk
传真: 24199470 网址: http://www.kslps.edu.hk

“资料由学校提供及核实。如欲进一步了解学校发展,可直接向有关学校查询。”

学校资料

校监/学校管理委员会主席 黄根良校监
校长 徐起鹂校长
法团校董会 已成立
校监和校董的培训达标率 71%
学校类别 资助
全日
学生性别 男女
办学团体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
创校年份 1972
校训 敬、爱、诚、勤:敬业乐群,爱神爱人,诚实无欺,勤奋上进。
学校占地面积 约 2000平方米
一条龙中学
直属中学
联繫中学
教学语言 中文
校车服务 保姆车
家长教师会
旧生会/校友会

学校全年收费

学费
堂费

家长教师会会费 $20
非标准项目的核准收费 $300 或以下
其他收费

学校设施

课单位数目 24
礼堂数目 1
操场数目 2
图书馆数目 1
特别单位 电脑单位、STEAM单位、视艺单位、音乐单位、常识单位、英文单位、社工单位、支援学习单位、图书馆、校园电视台。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设施 畅通易达升降机及畅通易达洗手间。
其他 会客单位、家长中心、主恩阁、教师休息单位。

学年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核准编制教师职位数目 46
全校教师总人数 52
学历及专业培训 (占全校教师人数%)
教育文凭 100%
学士 100%
硕士、博士或以上 38%
特殊教育培训 61%
年资 (占全校教师人数%)
0-4年 33%
5-9年 15%
10年或以上 52%

班级结构

以教育局在2023年所批核的班级数目为准
小一 班数 4
小二 班数 4
小三 班数 4
小四 班数 4
小五 班数 4
小六 班数 4
总数 24
班级教学模式
全校均采用活动教学、声情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模式学习。小一至小六推行小班教学。小四至小六其中一班为“自携装置”(BYOD)班。
班级结构备注
推行全校参与模式支援每个学生,因应学生在学习上的多样性而作出教学调适。

学习评估

全年全科测验次数 0
全年全科考试次数 3
多元学习评估 根据校本课程,利用不同形式评估学生能力,如纸笔、探究、时事、技能、专题研习及实作评估等。抽离模式照顾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进行进展性及总结性评估。
分班安排 平均分配

学校生活

每週上学日数 5
每日一般上课节数 9
每节一般时间 35
一般上学时间 上午 8:00
一般放学时间 下午 3:10
午膳时间 12:30 – 1:30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应商提供、由家长安排及学生自携午膳回校。
健康校园生活 荣获至营学校认证计划优质认证资格;进行开心果日、护眼操、肌肉松弛法及护脊操;参与SportAct奖励计划及跃动校园活力人生计划,培养学生恒常做运动的习惯
备注 午膳后学生可参与多元化活动,如到电脑单位、英文单位、操场学习角、图书馆及操场体育大课间进行各科的学习活动。

全方位学习

LEGO机械工程师、机甲大师、编程、航拍、四驱车、科探、奥数、小号、小提琴、木笛、结他、长笛、扬琴、二胡、笛子、古筝、琵琶、敲击乐、色士风、单簧管、长号、童军、基督少年军、各球类、花绳、中国舞、戏剧、朗诵、説故事、辩论、创意写作、艺术、园艺、领袖训练

办学宗旨

秉承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的办学宗旨:提供全人教育,服务社会,见证基督,培养学生德、智、体、群、美、灵均衡发展。本校核心价值:以学生为本、愉快学习、愉快教学,重视学生的整体健康成长及发展。

学校特色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架构 法团校董会、校董教师谘议会、校监、校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学教发展委员会、校风及学生发展委员会、各科组统筹
法团校董会/学校管理委员会/校董会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葵盛信义学校法团校董会
环保政策 1. 培训环保大使宣扬环保讯息。 2. 设置回收箱回收废物。 3. 举办环保主题的讲座及工作坊。
学校关注事项 1. 优化学与教,强化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提升学习主动性及效能。
2. 深化正向教育的校园文化,持续优化班级经营,建立正面生活态度和素质。
3. 加强STEAM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解难及创新能力。
教学规划
学习和教学策略 1. 善用不同层次的提问技巧和课业设计,照顾学生多样性。 2. 透过合作学习及声情教学,让学生高参与、多展示。 3. 透过多元化的活动和超学科专题研习,让学生扩阔学习经历及建构知识,提升共通能力。 4. 发展及深化电子学习教学策略,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 加强各学科的阅读元素,推动跨学科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语文能力。
小学教育课程更新重点的发展 1.加强推行价值观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国民及国家安全教育。
2.以普及化、趣味化和多元化方式推展STEAM教育,培养学生跨科综合应用、解难及创新能力。
3.资讯及媒体素养渗入学科教学。
4.优化超学科专题研习及全方位学习日,透过经历学习,建立学生的共通能力。
5.深化运用资讯科技工具教学策略,让学生善用学时进行学习。
6.透过跨课程閲读,促进从閲读中学习,提升学生的閲读素养及学习成效。
7.加强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8.提升评估素养,促进学与教的效能。
9.拓展生涯规划教育。
10.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共通能力的培养 透过跨学科或个别学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同时于各级设有不同主题的超学科专题研习(Transdisciplinary Project)及全方位学习(Life-wide Learning),带动学生从“动脑想,动手做”中训练创造力、批判性思考及沟通能力,以建立共通能力。
正面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 学校透过讲座、班主任课、早会、级周会、成长课、服务学习及各科组活动,渗入正向教育,透过正向语言,营造乐观感恩、关爱互助,以及互相欣赏的校园氛围,提供多元的机会予学生发挥潜能,强化学生运用品格强项的能力,让学生建立成就感,持守正面价值观,实践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学生支援
全校参与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1. 设学生支援组,协调共融措施。 2. 营造关爱文化,如朋辈辅导等。 3. 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4. 设课后辅导。 5. 为“尖子”举办资优培育课程。
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 设有学生支援组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支援措施,如抽离辅导教学、小组辅导教学、小老师支援计划、社交训练小组、读写训练小组、专注力训练小组、校本言语治疗服务、校本教育心理服务、个别学习计划及家长小组等。
非华语学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为录取的非华语学生提供额外支援,帮助他们学习中文:提供课后中文学习支援;增聘额外教师/教学助理支援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学模式(例如按需要抽离学习、分组/小组学习等);及举办共融校园活动。
课程剪裁及调适措施 1. 小班教学、异质分组、共同备课; 2. 课程调适、评估调适、多元化评估。
家校合作及校风
家校合作 家长与学校保持紧密合作关係,透过举办多元化活动和家长学堂,如家长讲座、亲子工作坊、亲子旅行、联欢会等家长活动,促进家校间的沟通,强化亲子关係。家长义工团队积极参与和协助学校举行各项活动,建立良好的个单位伴关係。学校同时透过与外间机构的合作,按需要提供家庭教育,为每位学生家长提供合适的教育及支援。
校风 1.透过班级经营,营造温馨和谐的正向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及关爱文化关係,加强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2.透过“葵信小精兵”电子奖励计划,随时随地奖励学生,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气氛,建立欣赏文化。3.以基督的爱为基石,透过福音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4.透过多元化的领袖培训计划,如风纪培训、杰出学生选举、朋辈调解大使等,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及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5.引入外间资源:a)快乐方程式情绪认识计划、雨后放晴家长小组及亲子调解讲座,提高父母的管教及亲子沟通技巧;b)雨后放晴情绪小组:提升学生情绪管理及表达。
未来发展
学校发展计划 1.推展正向教育,营造学校关爱文化,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2.以跨学科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媒体及资讯素养。3.优化学与教的策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及效能。4.深化STEAM教育,培养学生解难及创意能力。5.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培育资赋优异的学生。6.透过多元化的电子学习策略,让学生善用学时进行具质量的学习。7.透过跨学科活动和全方位学习,为学生创造空间,建立体验、从做中学的学习经历。8.透过校本生涯规划课及主题学习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志向,及早定立目标,发挥潜能。9.优化校园设施。
教师专业培训及发展 1. 逢星期三放学后设教师专业发展时段,因应关注的主题、老师的需要及学科发展而进行不同的校本专业发展活动及培训。
2. 透过共同备课、观课交流、教学分享平台和课堂学习研究,提升学与教的效能。
3. 积极鼓励及推荐老师参与不同范畴的培训课程,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4. 为教师设立团队活动,建立一个关係密切及有团队精神的队工。
其他 连续十五年参与“关爱校园奖励计划”,获颁发“关爱校园”的荣誉。本年度更获颁卓越关爱校园之“关爱身心灵 尽显校园情”优异奖[全港四强之一],全校上下一心,以爱去培育幼苗成长。

更多相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