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幼叶汉千禧小学
Salesian Yip Hon Millennium Primary School
葵青区 校网编号 : 64
下载学校资料
地址: | 新界葵涌石排街9号 | |||
电话: | 24291177 | 电邮: | email@syh.edu.hk | |
传真: | 24233616 | 网址: | http://www.syh.edu.hk |
“资料由学校提供及核实。如欲进一步了解学校发展,可直接向有关学校查询。”
学校资料
-
校监/学校管理委员会主席 程兆海先生 校长 黄伟坚先生 法团校董会 已成立 校监和校董的培训达标率 100% 学校类别 资助
全日学生性别 男女 办学团体 鲍思高慈幼会 团体 天主 创校年份 1969 校训 诚信、俭朴 学校占地面积 约 7800平方米 一条龙中学 – 直属中学 – 联繫中学 – 教学语言 中文 校车服务 校车 家长教师会 有 旧生会/校友会 有 学校全年收费
-
学费 – 堂费 –
家长教师会会费 30 非标准项目的核准收费 改善校园环境费200 其他收费 – 学校设施
-
课单位数目 30 礼堂数目 1 操场数目 3 图书馆数目 1 特别单位 学生活动单位、电脑单位、语言单位、视艺单位、陶艺单位、音乐单位、宗教单位、英语单位、辅导单位、小圣堂、温单位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设施 斜道、畅通易达升降机、畅通易达洗手间及触觉引路带。 其他 会议单位、接见单位、救护单位、抽离式小组教单位、家长教师会单位、言语治疗单位、教育心理学家单位、学生支援小组办公单位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
核准编制教师职位数目 60 全校教师总人数 60 学历及专业培训 (占全校教师人数%) 教育文凭 100% 学士 100% 硕士、博士或以上 33% 特殊教育培训 50% 年资 (占全校教师人数%) 0-4年 7% 5-9年 8% 10年或以上 85% 班级结构
-
2023/24学年 (以教育局在2023年所批核的班级数目为准) 小一 班数 5 小二 班数 5 小三 班数 5 小四 班数 5 小五 班数 5 小六 班数 5 总数 30 班级教学模式 设有抽离式小组教学为成绩稍逊的学生提供学科辅导,以照顾学习差异。全校推行合作学习。 班级结构备注 – 学习评估
-
全年全科测验次数 0 全年全科考试次数 3 多元学习评估 各科进行多元评估活动,除笔试、口试及聆听考试外,更采用实习观察、专题习作及进展性评估等方法。 分班安排 以学业成绩平均分班,但每级设一班“普教中”班。 学校生活
-
每週上学日数 5 每日一般上课节数 9 每节一般时间 35 一般上学时间 上午 8:00 一般放学时间 下午 3:20 午膳时间 12:25 – 1:15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应商提供及由家长安排。 健康校园生活 全校参与制订健康校园政策及计划、学校健康饮食政策、“校园至‘营’特工”计划、膳食监察委员会、学校体适能奖励计划、食物监察计划。 备注 每日午膳及放学后,开放学校电脑单位、雨天操场、篮球场及图书馆予学生使用。 全方位学习
-
小提琴、口风琴、手钟、歌咏、弦乐、中英及普通话朗诵、田径队、游泳队、篮球队、榄球队、羽毛球队、舞蹈班、跆拳道班、机械人课程、资讯科技挑战奖励计划、奥数班、绘画班、陶艺班、英语音乐剧、花式跳绳队、足球队。 办学宗旨
-
本校遵循会祖圣鲍思高神父的教导,秉承基督精神,在福音的光照下,让学生在喜乐中学习,使他们懂得热爱生命,积极进取,发挥个人潜能,善尽本份,各展所长,贡献社会及国家。 学校特色
-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架构 学校由法团校董会领导及管理。法团校董会下设有由校长领导的校政执行委员会及学校改善小组。之下再有15个行政工作小组。 法团校董会/学校管理委员会/校董会 法团校董会由以下成员组成:1. 包括校监在内的七名办学团体校董;2. 校长(当然校董);3. 教员校董一名;4. 家长校董一名;5. 独立校董一名;6. 替代校董 环保政策 本校参加了环保署及回收公司定期到校收集废物。本校设有环保大使计划、温单位大使、小农夫计划、回收计划(校服、校簿、废纸、厨余及胶樽)。 学校关注事项 1. 推展天主教五个核心价值,培育学生良好的德行。
2. 强化灵修氛围,以提昇教师实践预防教育法的能力。
3. 发掘学生多元潜能,培养积极态度。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学规划 学习和教学策略 1. 能力为本,建构式学习。 2. 经历为本,结合生活。 3. 照顾不同学习需要:设全级式、小组、专项式拔尖课程;设“喜悦写意”课程。
4. “龙的成长”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经历和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5. “普教中”班:推行拼音及写作课程。 6. 校本英语拼音课程。
7. 促进学习的评估:运用AQP作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能力。 8. 星级阅读奖励计划。 9. 境外内学习活动。 10. 合作学习。
11. 校本灵、德育及公民教育的课程。 12. 思维能力训练课程。 13. 科技科学(STEM)及电子学习。小学教育课程更新重点的发展 1. 早读课和星级阅读奖励计划:透过多元化阅读扩阔学生的阅读层面及提升兴趣。
2. 于电脑联课加入“机械人、3D动画课程”。本校于资讯科技奖励计划取得金章人数历年为全港之冠。
3. 已建立完整的专题研习能力发展架构及课程配合经历为本境外和本地学习活动协助学生建构学会学习的能力。
4. 设“龙的成长”校本课程、“灵、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历奇活动和其他隐性课程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及态度。共通能力的培养 本校已建构校本共通能力架构,加强学生发展共通能力的联繫性和连贯性,有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共通能力。全校推行合作学习,着重学生高参与、多展示。各科已于课程设计及评估中渗入共通能力的元素及策略。 正面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 学校通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活动以学校发展计划为重点,在课单位内外有系统,有计划地推行,也有完善的检讨方法,最终以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为目的。 学生支援 全校参与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学生支援组提供“课后支援计划”、“每天完成功课计划”、“抽离式小组教学计划”、“小一新生适应计划”、“新来港学童适应计划”、“非华语中文小组”、“拔尖补底的言语训练班”、默书和功课调适、考试调适及为个别有需要学生提供情绪、社交小组,另设跨校合作提供学习小组。 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 学生支援组推行“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主要是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会安排校本教育心理学家为学生进行智能、读写困难评估及情绪支援等服务。校本言语治疗师会进行大组及小组治疗训练。小三至小六年级设有抽离式小组教学计划,学生以抽离模式进行部份科目小组教学。 非华语学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为录取的非华语学生提供额外支援,帮助他们学习中文:提供课后中文学习支援;增聘额外教师/教学助理支援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学模式(例如按需要抽离学习、分组/小组学习等);及举办共融校园活动。 课程剪裁及调适措施 1. 小一适应课程。 2. 拔尖补底班。 3. 抽离式小组教学计划。
4. 默书调适。 5. 功课调适。 6. 考试调适。
7. 升中衔接课程。家校合作及校风 家校合作 1. 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繫。
2. 讨论共同关心的事宜,合力改善学生的校园生活。
3. 藉著家长学习计划-“我们上学去”,让家长更明白子女的需要。
4. 透过各项活动,发展家长的潜能,加强亲子的关係。校风 1. 学校是一个充满关爱的大家庭。
2. 我们的教师都能持续学习,以理智说服青少年;以宗教信仰薰陶青少年的品格;以爱心打动青少年的心。
3. 我们的学生都能:秉承校训,实践“诚信、俭朴”的美德。帮助弱小。发挥潜能,尽显所长。喜欢自学、探求真理和学问。明辨是非、有爱心,并爱主、爱人。发扬慈幼青年的特质:时常喜乐、热心侍主、努力求学、关爱服务。发展多元化的共通能力。
4. 家长都能:支持和爱护学校。未来发展 学校发展计划 1. 推展天主教五个核心价值,培育学生良好的德行。
2. 强化灵修氛围,以提昇教师实践预防教育法的能力。
3. 发掘学生多元潜能,培养积极态度。教师专业培训及发展 教师发展及培训对焦于教育改革及学校发展需要。以有系统模式及其他模式进行,着力建立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团队。 其他 奖学金项目:
1. 和富慈善基金李吴剑鸣奖学金。
2. 谢家贤神父奖学金。
3. 谭凤珍女士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