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林炳炎纪念学校

佛教林炳炎纪念学校

佛教林炳炎纪念学校

Buddhist Lam Bing Yim Memorial School (SPSD by HKBA)

葵青区   校网编号 : 65
下载学校资料

地址:新界荃湾大厦街33号

电话:24220125
电邮:info@blbyms.edu.hk传真:24841417
网址:http://www.blbyms.edu.hk

“资料由学校提供及核实。如欲进一步了解学校发展,可直接向有关学校查询。”

学校资料

校监/学校管理委员会主席 许明法师
校长 许定国先生
法团校董会 已成立
校监和校董的培训达标率 不适用
学校类别 资助
全日
学生性别 男女
办学团体 香港佛教联合会
创校年份 1971
校训 明智显悲
学校占地面积 约 2111平方米
一条龙中学
直属中学
联繫中学
教学语言 中文
校车服务 保姆车
家长教师会
旧生会/校友会

学校全年收费

学费
堂费

家长教师会会费
非标准项目的核准收费 200
其他收费

学校设施

课单位数目 25
礼堂数目 1
操场数目 1
图书馆数目 1
特别单位 10间(STEM单位、视觉艺术单位、音乐单位、活动单位、英语单位、电脑单位、校园电视台及会议单位)。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设施 斜道、畅通易达升降机及畅通易达洗手间。
其他 攀石墙、历奇探索单位(绳网阵)、禅修单位、创科廊、音乐动感区。

学年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核准编制教师职位数目 41
全校教师总人数 48
学历及专业培训 (占全校教师人数%)
教育文凭 100%
学士 100%
硕士、博士或以上 30%
特殊教育培训 43%
年资 (占全校教师人数%)
0-4年 27%
5-9年 10%
10年或以上 63%

班级结构

以教育局在2023年所批核的班级数目为准
小一 班数 2
小二 班数 4
小三 班数 3
小四 班数 3
小五 班数 3
小六 班数 4
总数 19
班级教学模式
全校推行小班教学,二至六年级设中英数科强化班,以抽离模式上课,照顾有特别学习需要的学生。
班级结构备注
一年级双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照顾,聘请四位外籍英语教师,提升学生英语能力。

学习评估

全年全科测验次数 2
全年全科考试次数 2
多元学习评估 中英文科均就听说读写四个范畴进行评估。学生自评、同侪互评及家长评估。小班教学成绩表附件。
分班安排 一至二年级按成绩平均分班,三至六年级设精英班。

学校生活

每週上学日数 5
每日一般上课节数 7
每节一般时间 50
一般上学时间 上午 8:05
一般放学时间 下午 3:20
午膳时间 1:00 – 2:00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应商提供及由家长安排。
健康校园生活 1. 由行政人员负责管理及监察饭盒供应商。
2. 每年参加推广健康饮食活动。
3. 早会时向学生灌输健康衞生常识。
4. 开心果日及素食日。
备注 第六节为功课辅导堂,课后设功课辅导课及资优解难培训课程。另设有图书课、历奇课程、大笑瑜伽、德育及公民教育课、佛化德育及价值教育课、成长课及课外活动课。

全方位学习

学生逢星期三参加校内活动小组,每年均为各级安排户外参观活动。午膳后及放学后开放图书馆及电脑单位。设有各项球类小组、泳队、狮艺、节奏乐、小提琴、中国舞、英文话剧组、奥林匹克数学、武术、珠心算、园艺组、拉丁舞班、跆拳道及校园小记者等。

办学宗旨

本校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启发学生的智慧,五育并重,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备的良好公民。

学校特色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架构 由法团校董会领导学校发展,校内发展委员会持续优化学校各方面表现。
法团校董会/学校管理委员会/校董会 已于2008年成立法团校董会。法团校董会由15人组成,包括办学团体校董、独立校董、家长校董、校友校董、教员校董及校长。
环保政策 环保大使计划、节约能源、节约用纸及旧校服回收。
学校关注事项 1. 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推动正向教育,培育积极“炳炎”人。
教学规划
学习和教学策略 灵活运用教学时间,安排各级学生进行户外学习。调配上课时间表,以便举行全级联课活动。设佛化德育及价值教育课,安排跨学科学习活动及课余体艺活动。亦透过编程、组装机械人、3D打印、专题活动、科学实验、午膳小息科学活动等,增加学生对STEAM的认识及提升学生的解难能力和创意。增设历奇课程:透过游戏、解难活动提升自信心、坚毅及抗逆能力。大笑瑜伽课可帮助学生减压,养成乐观性格。
小学教育课程更新重点的发展 加强价值观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国民及国家安全教育)、善用学时创造空间,丰富全方位学习经历,促进全人发展、加强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强化 STEAM教育、培养学生媒体和资讯素养、加强跨课程学习和阅读,促进学与教效能。
共通能力的培养 透过中英数常校本课程、跨科学习活动、专题研习等,发展学生共通能力。
正面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 1. 设历奇课,提升学生的自信、合作积极坚毅及解难能力,以应付未来的需要。 2. 推展生命教育,珍惜生命、孝顺父母及感恩心。 3. 设立各服务队伍,让学生服务他人。
学生支援
全校参与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1. 资优教育普及化,普及教育资优化。
2. 小一全级武术队。
3. 小一支援班。
4. 小一短期适应课程。
5. 奥数班。
6. 剑桥英语班。
7. 视艺精英班。
8. 朋辈辅导。
9. 小导师计划。
10. 拔尖保底课程(精进班、强化班)。
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 教学及评估调适、辅导小组、社交训练小组、校本言语治疗服务、个别学习计划、强化班等,听取家长意见和商议学生进展的机制。
非华语学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为录取的非华语学生提供额外支援,帮助他们学习中文:提供课后中文学习支援;安排密集中文教学模式(例如按需要抽离学习、分组/小组学习等);及举办共融校园活动。
课程剪裁及调适措施 1. 一年级开学初以“我们的学校”为题统整各学习领域,把学习内容有意义地联繫起来,协助学生适应小学学习阶段。
2. 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进行课程增润及剪裁。
家校合作及校风
家校合作 家教会每年举行多项活动,并与学生辅导组合办家长讲座、家长工作坊及家长义工服务等。
校风 学校重视学生关爱文化,透过早会、午间广播及校内活动建立学生互相关爱,尊重生命的情操。
未来发展
学校发展计划 1. 灵活善用学时,优化时间表,各学科于上午进行学习,下午则进行多元化的联课活动或全方位学习。
2. 发展学生“两文四语”。
3. 深化推展STEAM教育,装备学生,迎接廿一世纪社会所需挑战。
4. 建设“同理心”校园,重视善意沟通。
教师专业培训及发展 参与香港佛教联合会会属小学校长会举办的联校教师专业发展日及学习社群,例如:课程发展委员会、训辅教师委员会、心灵教育推广委员会等,并根据学校发展及学生需要安排教师培训。
其他 妙莲长老佛学科奖学金、林秀棠荣誉校董“进步之星”奖学金、林秀棠荣誉校董电脑科奖学金、徐伟昌校董英文科奖学金。

更多相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