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篱天主教小学
Shek Lei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葵青区 校网编号 : 64
下载学校资料
地址: | 新界葵涌石排街11号 | |||
电话: | 24203186 | 电邮: | sheklei@sheklei.edu.hk | |
传真: | 24841426 | 网址: | http://www.sheklei.edu.hk |
“资料由学校提供及核实。如欲进一步了解学校发展,可直接向有关学校查询。”
学校资料
-
校监/学校管理委员会主席 张伟菁女士 校长 梁汝辉先生 法团校董会 已成立 校监和校董的培训达标率 不适用 学校类别 资助
全日学生性别 男女 办学团体 天主香港教区 团体 天主 创校年份 1969 校训 勤 勇 朴 诚 学校占地面积 约 8610平方米 一条龙中学 – 直属中学 – 联繫中学 – 教学语言 中文 校车服务 保姆车 家长教师会 有 旧生会/校友会 有
学校全年收费
-
学费 – 堂费 –
家长教师会会费 $30 非标准项目的核准收费 特定用途费合共$310 其他收费 –
学校设施
-
课单位数目 26 礼堂数目 1 操场数目 2 图书馆数目 1 特别单位 13间(音乐单位、电脑单位、常识单位、学生活动单位、学生辅导单位、英语阅读单位、视觉艺术单位,科学及科技教育单位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设施 斜道、畅通易达升降机、畅通易达洗手间及畅通易达的公共询问或服务柜台。 其他 全部课单位均设有电脑、电子白版、投影机、电脑网络连结点,并可使用宽频上网。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
核准编制教师职位数目 46 全校教师总人数 52 学历及专业培训 (占全校教师人数%) 教育文凭 90% 学士 94% 硕士、博士或以上 27% 特殊教育培训 42% 年资 (占全校教师人数%) 0-4年 33% 5-9年 24% 10年或以上 43%
班级结构
-
以教育局所批核的班级数目为准 小一 班数 4 小二 班数 4 小三 班数 4 小四 班数 4 小五 班数 4 小六 班数 4 总数 24 班级教学模式 P.1-P.6小班教学,全校使用活动教学模式。 班级结构备注 –
学习评估
-
全年全科测验次数 0 全年全科考试次数 3 多元学习评估 除考试成绩外,亦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各学科设有进展性评估或专题研习。一年级第一学段以进展性评估取代传统考试,以掌握学生学习进度。 分班安排 以学期总成绩及学生学习需要作考虑,混合能力分班,并于早上设精英班及课后学习班以作拔尖补底之用。
学校生活
-
每週上学日数 5 每日一般上课节数 8 每节一般时间 35 一般上学时间 上午 8:10 一般放学时间 下午 3:30 午膳时间 1:05 – 2:05 午膳安排 学校设有环保饭堂,饭菜即场烹煮。 健康校园生活 1. 参与护脊校园计划,带领学生每天做护脊操。
2. 小息设有运动时段,鼓励同学进行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备注 课后设功课辅导班,并设有联课活动、公民教育课及各兴趣小组。
每星期设普通话/英语日。
全方位学习
-
跨境交流:环保考察团、科技学习团、宗教交流团等。 课外活动︰管乐团、直笛、舞蹈、话剧、手工艺、步操鼓、水彩画、桌游、足球、小型网球、羽毛球板球等。 服务团体︰公益少年团、少年警讯、基督小先锋、男女小童军、红十字会少年团、交通安全队、升旗队。
办学宗旨
-
传扬基督福音,彰显天主的仁爱,让孩子们懂得敬主爱人。同时在“德、智、体、群、美、灵”六育上获得均衡而全面的发展,以便将来造福人类。
学校特色
-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架构 由校长及副校长带领校内多个功能组别,促进学校发展。 法团校董会/学校管理委员会/校董会 2015年1月成立法团校董会,成员包括由校监担任主席、校长为当然校董、7名办学团体校董、1名家长校董、1名教师校董、1名校友校董及1名独立校董。另外有替代家长及教师校董各1名出席会议。 环保政策 学校积极推动绿色教育,设有环保饭堂、原生植物园、有机园圃及环保回收箱、蝴蝶园及再生能源馆,各级推行校本环保课程。 学校关注事项 1. 陶造良好品格,实践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价值,以创建校园的正向文化。
2. 发展跨学科及跨学习领域等课程,以培育学生成为能综合运用共通能力的自主学习者。教学规划 学习和教学策略 1. 推动两文三语教学,聘请两位外籍英语教师协作教学。
2. 小一至小六进行课程调适及跨科学习,配合学生的需要,发展校本课程。
3. 推行全方位学习及小班教学。
4. 小二至小六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
5. 推动电子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 举办境外游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经历。
7. 开办不同类型的资优课程,全方位发挥学生潜能。小学教育课程更新重点的发展 1. 善用学时:重新规划学生在下午的学时,主要包括导修课,制服团体活动,成长及德公课,体艺活动等,以照顾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2. 丰富全方位学习经历:利用全方位学习津贴支援了共50个活动及3个境外交流,为学生组织有意义的全方位学习活动。
3. 强化STEAM教育:利用优质教育基金建立创客教单位,提供不同的STEAM活动,包括LEGOEV3机械人、3D打印、micro:bit编程、CoSpaces及无人机编程。下年度将参加COOLTHINK赛马会运算思维计划及童创校园发明家计划ARDUINO。共通能力的培养 透过课堂多元化的活动设计及跨学科的专题学习,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 正面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 1. 以全人发展为基础,透过德育,公民教育及宗教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秉持公义、力行爱德、珍惜生命、巩固家庭等正确价值观。 2. 于各科渗入十种首要的价值观和态度,把课堂内容和价值观有机结合,自然连繫。 3. 按照国民教育活动规划年曆的重要日子,举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如安排升挂国旗及奏唱国歌等 学生支援 全校参与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设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制定合适政策,协调各方资源。成立学生支援组,以“全校参与”模式推展多元措施,照顾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另设中文、英文及数学拔尖班,以收拔尖补底之效。 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 著重及早识别、及早支援,并以三层支援模式,配合以人为本的策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透过教师培训、家长教育和共融活动,推动共融文化。 非华语学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为录取的非华语学生提供额外支援,帮助他们学习中文:提供课后中文学习支援;增聘额外教师/教学助理支援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学模式(例如按需要抽离学习、分组/小组学习等);发展校本中国语文课程及/或调适教材;举办共融校园活动;增聘人员及/或增购翻译/传译服务以促进与家长的沟通;及本校部分年级全面(即所有班别/组别)实施普教中,按需要提供额外支援(例如抽离/小组学习、拼音教材等)。 课程剪裁及调适措施 1. P.1-P.6采取课程统整及专题研习。
2. 中、英、数均设校本拔尖班。家校合作及校风 家校合作 透过家教会、家长日、亲子旅行、亲子学习班、亲子运动会及家长讲座,促进家校合作。校方亦采用电话应用程式及电子通告加强家校沟通。 校风 1. 透过全方位学生辅导服务系统,全面地照顾学生的身心灵发展,以实践“关爱共融尽展潜能”的办学理念。
2. 贯彻训辅教合一的理念,透过系统性活动,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良好公民。
3. 透过推行“石篱天小服务团”培养学生朋辈互助的良好品格。未来发展 学校发展计划 1. 陶造良好品格,实践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价值,以创建校园的正向文化。
2. 发展跨学科及跨学习领域等课程,以培育学生成为能综合运用共通能力的自主学习者。教师专业培训及发展 配合社会发展趋势及学生学习的需要,订定教师专业发展路向,以提升教与学效能:
1. 电子学习及自主学习。
2. 有关各学科知识或新发展趋势的进修课程。
3. 有关有特殊学习需要的课程。
4. 专题式的教师发展日。其他 增设虚拟实景导览地图,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学校设施。